潤滑脂的抗水性: 如果潤滑脂的抗水性不好,則潤滑脂容易吸水乳化,并有可能因過量吸水導致潤滑脂在潤滑部件表面的粘附力下降,使?jié)櫥洹?潤滑脂的抗水性與其基礎油和稠化劑有關, 對礦物潤滑油為基礎油的脂,烴基稠化劑的抗水性好,不乳化、不吸水。 皂基潤滑脂的抗水性取決于金屬皂的水溶性。 因為,鈉皂易溶于水,形成油/水型乳化體(O/W),使?jié)櫥櫥饔?。鋰、鈣、鋇、鋁等皂基脂則形成穩(wěn)定的水/油型乳化體(W/O)。對潤滑脂的結構的變化影響不大。評價潤滑脂的抗水性采用水淋試驗或者滾筒試驗(加水)。
潤滑脂的工作原理是稠化劑將油保持在需要潤滑的位置上,有負載時,稠化劑將油釋放出來,從而起到潤滑作用。
潤滑脂品種復雜,牌號繁多,分類工作十分重要。原先采用的按稠化劑進行分類的G1一65已不能適應潤滑脂發(fā)展及使用的要求,已于1988年4月1日宣布廢止。GB7631.8一90規(guī)定了按使用要求對特勃仕潤滑脂進行分類的體系,這個分類體系等效地采用了ISO的分類方法,已代替了G1一65。生產銷售與使用的潤滑脂尚未完全納入新的分類體系之中。因而,為了說明新舊分類體系的具體不同,有必要對新舊分類體系進行比較對照。
潤滑脂按稠化劑組成分類,局限性較大,使用同一種稠化劑可以生產出許多種具有不同性能的潤滑脂,即使是不同類型的稠化劑生產的潤滑脂,其性能也往往難以準確區(qū)分。所以,以稠化劑分類使用者會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據使用經驗及查找對應標準就難以選用。從分組、命名和代號中看不出潤滑脂的使用條件,再查找這個代號的潤滑脂標準。因此,給使用者正確選用帶來困難,容易發(fā)生錯用,造成潤滑事故。
潤滑脂適用范圍: 這個分類標準適用于潤滑各種設備、機械部件、車輛等所有種類的潤滑脂,不適用于用途的潤滑脂。也就是說,只對起潤滑作用的潤滑脂適用,對起密封、防護等作用的脂均不適用。這個分類標準是按操作條件進行分類的。在這個標準的分類體系中,一種潤滑脂對應一個代號,這個代號與該潤滑脂在應用中嚴格的操作條件(溫度、水污染和負荷條件等)相對應。
潤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劑、基礎油、添加劑三部分組成。一般潤滑脂中稠化劑含量約為10%-20%,基礎油含量約為75%-90%,添加劑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