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
蜂窩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積大,通孔阻力小,微孔發(fā)達,高吸附容量,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空氣污染治理中普遍應用。選用蜂窩活性炭吸附法,即廢氣與具有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觸,廢氣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從而起到凈化作用。 耐水型蜂窩活性炭 蜂窩活性炭進行耐水處理和二次燒制后,具有高強度,耐水、耐強酸、強堿的特性,可廣泛用于廢水處理,有機溶劑回收吸附,各種催化劑的載體使用。
蜂窩活性炭是一種吸附劑,采用由煤質(zhì)纖維經(jīng)過活化、篩分和烘干等工藝制成具有微孔發(fā)達的碳晶結(jié)構(gòu)的系列產(chǎn)品之一。其多面體形狀類似于蜂窩狀,因此得名“蜂窩”或叫六角蓬松體的網(wǎng)捕結(jié)構(gòu)模型 。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添加粘合劑和其他雜質(zhì)強度高 , 純度高 , 比表面積大 。
蜂窩活性炭的制作工藝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原料篩選。選擇活性炭原材料,如木屑、椰殼、煤、瀝青等。
2. 破碎。將原材料破碎為均勻的顆粒。
3. 混合。將不同材料的顆?;旌暇鶆颉?
4. 浸漬。將混合均勻的材料浸泡在飽和的懸液中,使每個顆粒表面都具有足夠的活性物質(zhì)。
5. 烘干。將浸泡過的顆粒烘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6. 壓制成型。將顆粒按一定比例壓制成固定尺寸的蜂窩形塊。
7. 活化處理。將壓制成型的蜂窩形塊通過高溫處理,以增加其表面積和孔隙度,使其具有更強的吸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