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前曬種
水稻浸種催芽前將種子翻曬1至2天,可以增強種皮的透性,增進酶的活性,有提高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的作用。這對我縣農(nóng)民習慣于在早春購種,種子在購回后因貯藏保管不善而易吸濕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另外,曬種或浸種還可降低種子內的發(fā)芽抑制物質如谷殼內脂A、谷殼內脂B、離層酸和香草酸等的濃度,因而有促進提早發(fā)芽的作用。又因曬種能使種子干燥一致,消除種子間含水量的差異,故浸種后吸水均勻,催芽時發(fā)芽整齊。同時,由于太陽光譜中的短波如紫外線具有殺菌能力,因而曬種也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藥劑浸種
水稻浸種的目的,主要是滿足稻種發(fā)芽對水分的要求,使全部種子均勻地吸足水分,催芽時發(fā)芽迅速而整齊。水稻種子浸種的時間,粳稻種子一般在60小時左右,浸種時溫度低時浸種時間可適當延長,溫度高時浸種時間可略為縮短。雜交水稻種子采用日浸夜露法,即白天浸種10至12小時,晚上瀝起的方法。
水稻水稻的某些病害是通過種子傳染的。如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胡麻葉斑病、干尖線蟲病等。采用藥劑浸種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一些病害如惡苗病、干尖線蟲病,采用藥劑浸種是有效的防治方法。常用的浸種藥劑有線菌清、菌蟲清、惡線靈、使百克等。采用何種藥劑應聽取植保部門的意。
泡種前沒有做好曬種和種子清洗工作。使雜質、霉變種子和良種相 互交叉感染,引起爛種爛芽現(xiàn)象發(fā)生。
泡種時間過長、種子體內水分積累過大,導致種子發(fā)臭、有異味、 霉變從而引起種子爛壞現(xiàn)象。
泡種時用的水質不好,中途換水不勤,種水污染較大,使種子間交 叉感染,導致爛種爛芽現(xiàn)象發(fā)生。
泡種時高溫捂芽也會造成爛種爛芽現(xiàn)象發(fā)生。相當一部分農(nóng)戶在催 芽是用薄膜袋裝種子。密封好后,白天在室外曬、晚上在家捂。使種子堆溫度過高、導致種子高溫缺氧死亡,引起爛種爛芽現(xiàn)象發(fā)生。
選用清水浸種。每隔4~5小時換水一次,減少種水的污染。
嚴格控制浸種時間的長短。團粒種子的浸種時間控制在25小時以 內,長粒品種的浸種時間控制在18~20之間。如當?shù)禺斕烊站鶞囟仍?6度以上,團粒品種的浸種時間控制在15小時以內,長粒品種的浸種時間控制在14小時以內。
控制適溫催芽。避免高溫悶芽、燒芽。破胸前的溫度控制在40度以內,破胸后的溫度控制在30~35度之間。
催芽
先準備1個無病且濕潤的雙層麻袋,并在地面上鋪好稻草,把麻袋放在上面。
接著把種子均勻的鋪在麻袋上面并用另一個袋子覆蓋好。
然后把溫度控制在35℃左右,一般5天后水稻就會出芽。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