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東南亞人工成本較低,中國成衣制造業(yè)出現(xiàn)了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一些與服裝相關的配套產業(yè)也在考慮向該地區(qū)轉移。 [1] 如老撾、印度、泰國等。這也就意味著國內的原單將會越來越少而跟單會越來越泛濫。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國家由于受熱帶氣候影響服裝需求量不高、民眾生活水平較低、銷售市場不發(fā)達等因素限制,這些國家的原單庫存遠遠大于本國實際市場需求。我國市場上存在著不少這些國家(老撾、印度等)進口的原單服裝,其真貨比例遠國內生產的原單。我們在購買原單的時候這些國家生產的原單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跟單"采用原廠皮料,搭配一批國內輔料(如扣子、拉鏈、襯里等),采用和一樣的版型做出原來的款式,這就是"跟單貨"。雖然"跟單貨"有時做工相對馬虎點,細節(jié)比專柜貨差點,但關鍵是與有一樣的版型和皮料,關鍵是"血統(tǒng)"相同,穿上身,效果一樣,而且因為都是由生產專柜貨的大廠家生產,所以質量工藝并不差,有時比國內一些所謂的貨要好的多。
一般來說,毛衣的原單相對比較多,數(shù)量上也比較有優(yōu)勢,這是因為毛線類服裝容易出現(xiàn)瑕疵。牛仔褲的原單相對較少,且尺碼很難。鞋子也是一樣。 T恤和外套等品牌差異較大。 所以在買外貿服裝時,要仔細看,要選擇原廠生產的所謂"原廠三兄弟"因為原廠的可以版型和做工不會和專柜貨有太大區(qū)別,其次不要期望每次都能買到原單的商品,因為原單商品大都是有相對特殊的渠道的,不是批發(fā)市場里隨處可見的。一般情況下只要能買到跟單的服裝就是非常劃算的。而且,和專柜貨相差無幾,但價格要便宜一半。這些東西都是不被檢查及格,只能販賣,說真不真,說假不假的貨物。 仿貨并不算是原單,因為沒有通過品牌公司的允許下制作,并且連材料都不一樣。
我國服裝生產企業(yè)承擔著全球超過一半的服裝加工任務。而國外品牌在下訂單的時候一般會采用“來料加工”的方式,為確保生產足夠量的合格產品,當然來料配給量肯定會大于訂單要求。而加工廠家在按訂單交貨后,總會有部分剩余,這部分商品就成了“尾貨”。
由于人們對服裝性能的需要,合成纖維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服裝中。但是合成纖維相對分子量大,不含可降解活性基體,所以合成纖維大多難以降解,可對土壤造成長達的污染。為避免環(huán)境污染,回收再利用廢棄紡織纖維,近年來正越來越引起各界關注。
焚燒舊衣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電力等能源,且焚燒過程本身就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燃燒后的灰燼等。如被填埋,不僅占用土地,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污染水土。 舊衣物回收是一個綠色而又更負責任的方式。被回收舊衣物經過消毒和清洗,然后可以再加工成一些初級原料如抹布、地毯。還可以將廢舊衣物中熱值較高的化學纖維通過焚燒轉化為熱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