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初沉池可去除 30%-50% 的 SS 和 20%-30% 的 BOD?,二沉池則分離活性污泥與處理水,使出水 SS≤10mg/L。某 20 萬 m3/d 污水廠,輻流式二沉池直徑 48m,停留時間 2.5h,污泥回流比 50%-。
沉淀池工作原理
沉淀池通過重力作用實現(xiàn)固液分離,待處理水經進水區(qū)均勻流入池內,懸浮顆粒在重力作用下以 0.1-5mm/s 的沉降速度下沉至池底,澄清水從出水區(qū)排出。其核心遵循斯托克斯定律,顆粒沉降速度與粒徑平方、密度差成正比,與水的動力黏度成反比。
沉淀池排泥系統(tǒng)設計
排泥方式分為:
重力排泥:泥斗傾角 60°,靜水壓≥1.5m,適用于小型池;
機械排泥:鏈帶式刮泥機(速度 0.3m/min)或虹吸式排泥管(管徑≥200mm),適用于大型池;
排泥周期:初沉池 2h,二沉池 4h,防止污泥厭氧發(fā)酵。
沉淀池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設在池長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沒進水孔,水由進水渠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池體,進水孔后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寬的橫斷面。沉淀池的出口設在池長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體。池寬和池深要水流沿池的過水斷面布水均勻,依設計流速緩慢而穩(wěn)定地流過。池的長寬比一般不小于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米。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淀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沉淀池的異常問題與解決方案
出水帶泥:可能因負荷過高(降低表面負荷至設計值 80%)或刮泥機故障(檢查鏈條張緊度);
污泥上?。簠捬醍a氣導致(縮短排泥周期,增加曝氣量);
水流短路:進水區(qū)擋板損壞(修復擋板,增設導流墻)。
豎流式沉淀池應用場景
豎流式沉淀池為圓形或方形,直徑≤10m,水流方向自下而上,沉淀區(qū)水流速度≤0.5mm/s。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處理量≤2000m3/d),如農村生活污水、食品廠廢水處理,占地面積小,排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