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電極損耗大,加工速度也比紫銅慢,但放電時短路少,加工穩(wěn)定。在火花機成形加工中一般不使用黃銅電極,但低速走絲線切割加工中仍使用。鋼作為電極材料,機械加工性好,但加工穩(wěn)定性較差,在鋼沖模等加工中,加工速度為紫銅的1/3~1/2,電極損耗比為15%~20%,不能實現低損耗。
電火花加工電極材料應具備以下基本性能要求:
1:高熔點,工具電極材料的熔點越高,電極損耗相對越小。
2:良好的導熱性,可使放電產生的熱量快速擴散,使加工介質的絕緣性能快速恢復,抑制拉弧燒傷現象的產生。
3:良好的導電性,易于產生電離,滿足放電基本條件。
4:較低的熱膨脹系數,在電火花加工過程中,電極尺寸能保持穩(wěn)定,確保加工精度。
5:良好的力學性能,易于加工和具有較好的變形抗力。
銅公一般分為粗公,幼(精)公兩種,也有分為大粗公,中粗公,幼公三種,視殘余量決定。通常大粗公放電間隙為單邊-0.3至-0.5,中粗公單邊-0.15至-0.3,幼公-0.05至-0.1。
銅公就是用來電火花的工具,因為在模具加工中,有些部分比較復雜或者內交角和內圓角比較小,常規(guī)刀具加工不到,又或者加工的工件因刀長太長而加工不了的地方都要做銅公來進行電火花加工,電火花除了用銅公外還可以用碳公來進行電火花,但用碳公電火花比較少,一般使用銅公電火花的廠比較多。
拆銅公也就是根據產品形狀加工的難易程度,將其拆成若干個部件。也就是把所要進行電火花加工的部位的產品形狀用銅加工好,然后在火花機上進行放電加工。具體過程:就是由產品圖-模具圖-銅公-模具-產品。其中為了便于放電加工,根據加工的需要,將產品的外形或結構分成若干個部件,再形成銅公加工圖這個過程就是拆銅公。
銅公的加工方法一般為數控銑或線切割。當銅公上有較復雜的凹凸曲面時,只能采用數控銑削加工。有時侯,銅公不能整體加工出來,就需要把整體銅公分拆成兩個或多個銅公才能加工出來。這種為了完成模具各個部位的放電加工而把銅公各個部位分拆開來組成各種各樣的組合,分別成各個銅公的過程稱為分拆銅公。
料模具制造中,電火花加工幾乎是的加工,它的加工速度會直接影響到模具制造的周期、質量和成本。所以,對銅公(銅電極)進行細致地分析,拆分合理。分銅公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模具的制造水平、加工速度、制造成本乃至改變模具的整體結構。分銅公的能力直接反映了模具設計師的綜合水平高低、結構思維的對錯和加工工藝水平的高低。
銅公成型部位拆分,一般通過抽取面或求差求得大概形狀,再通過后續(xù)編輯得到銅公成型部位結構。成型部位拆分需要注意,能延伸的盡量延伸,但要避免干涉,并拆分銅公能夠有效成型出需要的部位。
為增加塑膠產品前段時間所設計的薄片狀結構稱之為骨位。骨位既窄又深,很難直接加工出來,一般都須設計骨位銅公。骨位銅公加工時容易變形,加工時要用新刀,刀具直徑要選小些,進刀量不能太大,加工時可以先將長度方向尺寸加工到位,但寬度方向尺寸可留大點余量(如1mm),然后再加工寬度方向,加工時兩邊同時走刀,不要環(huán)繞整個外形走刀。而且每刀進刀深度為0.2~1mm,進刀深度不宜過大。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