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包就是用叉燒作餡的包子,是傳統(tǒng)的廣東點心。我們可以從早茶“飲啖茶食個包”就是食個叉燒包。叉燒的傳統(tǒng)做法是把用調(diào)料腌好的瘦肉用叉子叉著送到爐里,所以叫“叉燒”。這就是叉燒包的來歷。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點心之一,因面皮內(nèi)包入叉燒肉餡而得名。民間對叉燒包的“體型”有經(jīng)典描述:“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后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
廣東的早茶,雖然有個茶,動詞里雖然有飲字,在飲早茶的過程中,實際上不是喝茶,而是狂吃各式各樣的廣式茶點。我們飲早茶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嘆早茶,而“嘆”在粵語里是享受的意思,同時,嘆早茶又可以稱為啖早茶。
在廣東人的生活中,有一道重要的飲食文化——粵式早茶。這種飲食文化的特點是一種小食、大碗的特色飲食,它強(qiáng)調(diào)了食物的種類和口感的豐富性,也強(qiáng)調(diào)了食物和精美器皿的配合。
來到廣東,如果沒有去喝過早茶,說明白來。廣東的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gòu)成,因其特色菜品和精細(xì)制作工藝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也成為了廣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廣式叉燒包也是粵點四大天王之一,在老廣州的心目中,沒有叉燒包的早茶一定是不的。叉燒包是以叉燒肉為餡,以發(fā)酵的低筋面團(tuán)摻糖作皮蒸制而成。和平常的包子相比,叉燒包蒸制時頂部會自然開裂,微微露出里面的叉燒餡,醬汁濃郁,咸甜可口。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