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拍賣價格及行情
宣德爐,簡稱“宣爐”,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shè)計監(jiān)造的銅香爐。
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次運(yùn)用風(fēng)磨銅鑄成的銅器,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xì),扁鼓腹。它妙在色,其色內(nèi)
融,從黯淡中發(fā)奇光,內(nèi)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
宣德爐妙在色,其色內(nèi)融,從黯淡中發(fā)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
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像藏經(jīng)紙的,叫藏經(jīng)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
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朱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
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明朝萬歷年間大鑒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
在寶色內(nèi)涵珠光,外現(xiàn)澹澹穆穆?!?br />
收藏 電話
立即詢盤
明末清初文人騷客冒襄(董小宛的丈夫),愛好品玩宣德爐,他寫有《宣銅爐歌》及《宣爐歌注》,及《宣銅爐歌為方坦
庵先生賦》,“有爐光怪真異絕,肌膩肉好神清和。窄邊蚰耳藏經(jīng)色,黃云隱躍窮雕磨。”這是冒襄對宣德爐的描述。
正如《宣銅爐歌》里所歌:“撫今追昔再三嘆,憐汝不異諸銅駝。一爐非小関一代,列圣徳沢相漸摩”,宣銅爐可說是紀(jì)
錄了明王朝全盛期的歷史見證。另外,從冒襄的《影梅庵憶語》中可以得知,宣銅爐同時也寄托了冒襄對愛妾董小宛的思
念之情。對冒襄來說,一個宣銅爐,既勾起了他對明王朝的故國之思,也勾起了他對董小宛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