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一個沙塵天,我來到化工廠尋找揚州過期鉑碳催化劑回收的線索。在舊倉庫的角落,遇見了老技工張師傅。
他用油污的手擦汗說:"你問揚州過期鉑碳催化劑回收?去年化工廠出了件大事。"叉車的轟鳴聲中,他講述了一個騙局:鎢芯冒充鉑銠絲,導(dǎo)致王老板破產(chǎn)。
"真貨假貨,關(guān)鍵在這里——"他掏出放大鏡示范:"看結(jié)晶紋的細密度,過期鉑碳催化劑的鑒別要三看三摸。"
突然警報大作!"糟了,設(shè)備故障!"我們沖向車間。熱浪裹著金屬粉塵撲面而來。
現(xiàn)場儀表盤亂跳,他吼著指令,汗珠從皺紋滾落。危機解除后,他癱坐在臺階上喘氣:"十年前更慘,因為檢測失誤,燒掉了整條線。"
夕陽下,他用焊條在地上劃出:"真要交易,去西區(qū)庫房找穿藍工裝的老王。"話未說完,被機械轟鳴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