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遍天下味的汪曾祺都在《五味》里表示對這種美食接受無能:“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qiáng)烈的生魚腥味,實(shí)在招架不了!”
螺螄粉不是不好,但當(dāng)你感受一下所有東西都能變“螺螄粉味”時,剩下的只有恐懼:螺螄粉味青團(tuán)、螺螄粉味月餅、螺螄粉味湯圓、螺螄粉味粽子、螺螄粉味煎餃,甚至還有螺螄粉味奶茶和茶包......
波嘗鮮的人很快發(fā)現(xiàn)了油柑飲料的附加功能,稱它“刮油不是蓋的”“每天一個竄稀小技巧”“便秘患者的福音”。但有博主測評,油柑也沒傳聞中說的那么恐怖。
當(dāng)然,人們對白松露味道失望的原因還可能是白松露的矜貴,假如采摘后不立馬食用,它的鮮味和香氣甚至?xí)趲仔r和幾天內(nèi)消失,這一點(diǎn),和老藝術(shù)家寫過的松茸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抹茶醬兌水加熱,再加入奧利奧、水果、芋圓等,恕我直言,這哪是擱那打火鍋,分明是想我“死”。濃稠的抹茶、巧克力裹上食物,別說人了,連鍋都撐不住。
甜咸紛爭可以先放置一邊,但酸菜魚真的,想象一下,酸菜魚的酸爽和艾草的清苦結(jié)合在一起,只想喊一句:媽,救我。